每天耕耘最有趣、最实用的心理学
(资料图)
小寒是22届的应届毕业生,但是一直没有找到合适工作。她老是向我诉苦:我读了这么多年的书,花掉了家里那么多的钱,到头来连份体面的工作都找不到,早知道还不如早点出来谋生呢。
当然,不止是小寒,很多人都有此想法,寒窗苦读近二十载,只得到一纸文凭,连工作都找不到,这算个什么事儿啊?
尤其是一些普通大学出来的学生,更是感叹,“若是我未曾上过大学,那我还可以心安理得去做服务员、去做收银员,然而我偏偏上了大学,带着读书人的骄傲,不愿意做这些平庸的工作”。
当然,工作无高低贵贱之分,但若是读过书,和没读过书都做一样的工作,势必会让人觉得不服气,那我这十多二十年的付出是为了什么呢?
据官方数据统计,2022届大学生就业率官方数据为23.6%,就算是211、985学校的就业率也是严重下降。读书无用论的思潮也到达了一个高峰。
大家之所以觉得读书无用,无非是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。
第一个体现在所学知识的无用性上。读书本身是以传递知识为主要任务的,但是由于当前的主要需求是提高人民素质,所以传递的知识主要为科学知识,而科学知识很多时候是脱离我们自身的现实生活的。
我们所学习的课程,大部分都是无法运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 的。比如英语、化学、物理,都只是我们在应试教育中的必要学习,基本无法应用于生活,就连数学,在生活中我们所需要的也仅仅是加减乘除这些基础的东西。
其次,知识的无用性体现在找工作上面。我们所学习的知识似乎总是不能与市面上的工作匹配。
我们所学的知识,在现实的工作中可以说是毫无用处。若是不能在学习的最终得到一个很好的结果——如考上985、211的学校,那我们十多年的努力很有可能被说成是白费力气。
第二个体现在读书的无望性。普通人很难通过读书实现阶层的跨越。
特别是对于弱势阶层来说,虽然读书很有可能是弱势阶层唯一的出路,但在绝大多数情况下,并不能给他们带来阶级效益。
大部分人或能通过读书来改善自己家庭原本的生活,但是却不能改变阶层。但是读书真的没用吗?我觉得不然。
首先,文凭是一张入场券。虽说现在很多人读了书也没能寻得好工作,但这并不代表你这张文凭会永远没用。
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,这一张小小的文凭或许就是那个敲门砖,那个入场券,而这个敲门砖也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啊。
你看看多少小小年纪就辍学的人,他们的人生一眼就望到了头,机遇也比读过书的人要小得多。
多少十五六岁的孩子,还没来得及多看看这个世界,就被钉在了小小的工厂里,夜以继日的工作,眼睛里失去了光芒。
读书能够积累人脉。其实在我们读书期间,除了能够学到知识,还能积累人脉。特别是对于弱势家庭来说,在校期间所能认识的人,或许可能是你以后成功分路上的推手。
作为弱势家庭,家庭本身就缺少一定的社会资源,而在读期间,是有机会接触到不同层级的人的。老师、同学都是能为你以后奠定社会基础。
当然,除了这些功利性的价值,读书还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。鲁巴金说:“读书是在别人思想的帮助下,建立起自己的思想。”
一个不曾读过书的人,那他的人生观、世界观可能就受制于她的家人,她所生活的环境。但是一旦她开始读书,她的思想、她的眼界,自然就宽了。
读书还能丰富自己的内在,无论在什么时候,什么地方,一个有学识的人,说出来的话总是有魅力的,总是能令人信服的。
我们这十多年所学的东西,并非没用,他总是会出现在各种各样的地方,可能在某一篇文章中,可能在某一个报道上,或者在日常的小事中。
我们都有可能突然感叹:“啊!这个之前我们学过”,这样骄傲感和成就感是难以言喻的。
我们应该庆幸,我们有机会去学习,有机会去了解这个世界的真相,我仍旧认为,做一个痛苦的清醒者,比作一个麻木的无知者要自由得多。
- The End -
作者 | 汤米
编辑 | 生煎包
第一心理主笔团 |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
参考资料:
秦玉友,王玉姣.新时期“读书无用论”的重新解释与破解逻辑[J].教育发展研究,2020,40(20):1-6+45.DOI:10.14121/j.cnki.1008-3
微信公众号:第一心理
Copyright ? 2015-2022 华中粮油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:京ICP备12018864号-26 联系邮箱:2 913 236 @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