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相关资料图)
■汪南霞
随着人们生活条件越来越好,长辈们包办了孩子的衣食住行,让他们过上舒适的生活。长此以往,孩子们会慢慢地养成不爱劳动的坏习惯,如他们自己书桌上物品凌乱,不会主动地收拾;在学校里做值日时敷衍了事,扫完后地下还有纸片,课桌椅没摆整齐,甚至有的孩子书包都不整理或整理得不仔细等现象常常出现。
对于孩子来说,劳动是指最基本的生活自理和一些力所能及的事。生活中,教师、家长通过对孩子的劳动教育,可以培养孩子的独立性、责任感、尊重他人,还能增强体质。那么,如何让孩子爱上劳动呢?
一、培养孩子树立劳动意识。不管是在学校,还是在家里,教师或家长都要对孩子进行劳动教育,可以通过教材、身边人和事、亲身体验等,让孩子了解没有劳动就没有幸福生活,明确热爱劳动是一种美德。
二、家校配合,培养孩子的劳动技能。孩子刚入学时,班主任老师就要求孩子们自己洗脸、穿衣、收拾书包等,如果孩子动作慢,家长不要心急,耐心等着,千万不能因为孩子很长时间都没有做好就走上去代劳。其实,孩子刚开始做这些事情速度慢是正常的现象,但训练几次后动手能力会越来越强。随着年级的升高,孩子们在做好自己事情的同时,可以承担一些家务事,如扫地、洗碗、整理房间等,然后让孩子把劳动的过程记下来,体会其中的酸甜苦辣,这样,不仅培养孩子的劳动技能,还能提升孩子的写作能力。
三、开展各种各样活动,激励孩子劳动。在学校里,有经验的班主任老师会根据每个学生的特长,设立各个岗位:有劳动委员,负责每天一小扫、每周一大扫及日常清洁;有卫生环保宣传员,主要工作是介绍垃圾分类知识;有卫生监督管理员,提醒大家不要随手乱扔,要按垃圾分类要求投放到垃圾桶里;还有板报员、图书管理员等,老师会督促各个班干部认真履行各自的职责,每周班会课上都要进行总结、评比,对于一周以来表现优秀或进步的学生给予“加星”或“小奖状”,以示鼓励。老师也要求孩子们在家里做些家务事,如叠被子、整理房间等,老师和家长常沟通,一旦发现孩子偷懒了及时指正。老师还会抓住教育契机,引导学生进行劳动实践,如利用五一劳动节、母亲节、春节等开展“劳动最光荣”、“我为妈妈做件事儿”、“大扫除”等活动,这样既丰富学生的假期生活,又培养学生的劳动兴趣。
通过多种方式,让“小懒虫”爱上劳动,从而促进他们健康茁壮成长,为建设祖国打下坚实基础。
标签
Copyright ? 2015-2022 华中粮油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:京ICP备12018864号-26 联系邮箱:2 913 236 @qq.com